设织物两侧空气压力分别为P1和P2,且P1〉P2,则空气自左向右透过织物流动。通过织物空气流量大小,与织物两侧压力差(P1-P2)和织物的透气性有关。若使织物两侧压力差保持恒定,则通过织物的空气流量就仅由织物本身的透气性所决定。织物透气性越好,单位时间通过的空气量越多;织物透气性较差,所通过的空气量就越少。因此,在保持织物两侧压力差为一定的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通过织物的空气流量,就可推求出织物的透气性。我国实验标准规定,织物两端压力差为49Pa(50mmH2O),织物透气性以L/m2·S表示。
织物两侧压力差(P1-P2)可用一斜管定压压力计进行测量。通过织物的空气流量用一锐孔流量计来测量。为此透过织物的空气,还要流过一次特制的锐空R,空气通过锐孔时做收缩然后再扩散,通过锐孔后的空气压力P3。当锐孔直径为一定时,压力差(P2-P3)的大小与流过锐孔的空气量大小有关。单位时间流过锐空的空气流量越大,压力差也越大。因此,不同的差值(P2-P3)实际上就对应者不同的流量,测得压力差(P2-P3)的大小就可推求单位时间通过锐孔的空气流量,也就是通过织物的空气流量。
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很多,有纤维的截面形状、纱线的细度与体积重量、织物的密度、厚度、组织与表面特征以及染整加工工艺条件等等。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1、实验仪器:YG(B)461D-Ⅱ型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结构如图13-1所示。

2、实验织物
棉、麻、羊毛、尼龙、涤纶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样:取不同的织物无异常损坏的被试织物中剪取比试样夹部件尺寸略大的试样各5块进行实验。
2、实验步骤
(1)按要求准备好试样并裁剪成规定尺寸,选择试样定值圈并安装在仪器上。
(2)选择喷嘴并安装在气流量筒内。
(3)接通仪器电源,并进行参数设定。
(4)用崩直压环将试样平整地放在定值圈上,向左板动压紧手柄,将试样压紧。
(5)按下“工作”键,仪器启动,开始测试,至达到设定压差时,仪器自动停止。
(6)进行下一块试样的测试,直到有效测试数达到要求后(次数显示屏当前为第几次测试)按GB/T5453—97进行数据处理。
(7)不同原料的织物重复试验。
(8)不同组织的织物进行实验。
五、实验结果
1、织物材料对透气性的影响
选用组织结构和厚度相似的棉、麻、羊毛、尼龙、涤纶五类织物,分别采用YG(B)461型数字式织物透气仪按GB/T5453—1997测试透气性(下同),如表
表2织物材料对透气性的影响(mm/s)

由表可知,织物材料是影响透气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体上,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织物的透气性好于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
2、织物组织结构对透气性的影响
织物组织结构也是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表2可知,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其透气性关系为:透孔织物>缎纹织物>斜纹织物>平纹织物。这是因为平纹织物经纬线交织次数最多,纱线间孔隙较小,透气性也较小;透孔织物纱线间空隙较大,透气性也较大。由于织物组织结构与密度的变化,引起浮长增加时,织物的透气率也随之增加。当织物的经纬纱纱支不变,经密或纬密增加,织物的透气性下降;织物密度不变,而经纬纱细度减小,织物的透气性增加。一定范围内,纱线的捻度增加,纱线单位体积重量增加,纱线直径和织物紧度降低,织物的透气性提高。
六、结论
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织物的透气性好于尼龙、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一般,织物透气性的顺序为:透孔织物>缎纹织物>斜纹织物>平纹织物;织物浮长增加,织物的透气性也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