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织物刚柔性的测定方法以及有关指标与织物风格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
织物的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织物抵抗其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的能力,称为抗弯刚度。抗弯刚度常用来评价相反的特征—柔软度。刚柔性的测定方法很多,都是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
目前国内外测定刚柔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斜面法,其实验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织物狭长试条作为悬臂梁,根据其可挠性,可测试计算其弯曲长度、弯曲刚度与抗弯弹性模量,作为织物刚柔性指标。
弯曲长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密度的织物、单位面积重量所具有的抗弯刚度的立方根。弯曲长度数值越大,表示织物越硬挺而不易弯曲。弯曲刚度是单位宽度的织物所具有的抗弯刚度。弯曲刚度越大,表示织物越刚硬。弯曲刚度随织物厚度而变化,其数值与织物厚度的三次方成比例。以织物厚度的三次方除弯曲刚度,可求得抗弯弹性模量,它是说明组成织物的材料拉伸和压缩的弹性模量。抗弯弹性模量数值越大,表示材料刚性越大,不易弯曲变形,它与织物厚度无关。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1、实验仪器:YG(B)022D 型自动硬挺度实验仪,其结构见图14-1 所示。

图14-1 YG(B)022D 型自动硬挺度实验仪
仪器测试原理:在YG(B)022D 型自动硬挺度实验仪上,试样被作为均布载荷悬鼻梁平直于工作台上,通过驱动机构使其沿长度方向作匀速运动。当试样被从工作平台上推出,因自重作用弯曲下垂,接触斜面检测线时,测得伸出长度L,计算得出抗弯长度亦称悬垂硬挺度和抗弯刚度(亦称弯曲硬挺度)两个力学指标,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作为评价被测材料刚柔性能硬挺度的测试指标。测量角度分41.50、430、450 三种。抗弯长度与抗弯刚度计算公式如下:

2、实验工具:织物试样、剪刀、钢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取样:在织物上量取25×200mm 的试样三条。
测试方法分两种:
A 法:试样经、纬向各N 次测试
B 法:试样正、反向分别测试
2、实验步骤
⑴ 调整仪器底角螺丝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接通电源,按下仪器电源开关。
⑵ 设定实验测试参数,检查并调整角度调节旋钮,使检测线指示器指示在需用的位置,并与设定值一致。
⑶ 将试样正面向上平放在硬挺度仪工作平台上,使试样端与托板前端对齐,试样投影与翻板重叠。
⑷ 将翻板落下压在试样上(注意是否对正试样)按下“工作”键,仪器开始测试,翻板以设定的速度带动试样同步向检测斜面方向运动,当试样下垂端刚接触斜面检测线时,仪器自动停止测试,并返回至初始位置停下,记录测量的伸出长度值,仪器计算抗弯长度、抗弯刚度。
⑸ 如果是用A 法,则取出试样,准备进行下一次实验;如果是B 法,则将试样反面向上再测试一次。
⑹ 测试完设定次数的试样后,按复合键 “打印”(同时按下“设定”、“→”两键)打印测试报表;也可按“检索”键在中文液晶显示屏观察测试结果。
⑺ 测试全部结束后,切断电源,清洁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