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熟悉仪器的结构,掌握纤维长度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对纤维的平均长度和长度分布具有一定的概念。
二、 试验仪器与用具
试验仪器为 Y131 型梳片式羊毛长度分板仪、电光天平。
三、 试样
精梳毛条和苎麻条
四、 实验方法与程序
Y131 型梳片式羊毛长度分析仪结构如图 12—1 所示。
1.从品质试样中任意抽取试样毛条三根。每根长约 50cm,先后将三根毛条用双手各持一端,轻加张力,平直地放在每一架分析仪上。三根毛条须分清,毛条一端露出 10~15cm,每根毛条用压叉压入下梳片针内,宽度小 于纤维夹子的宽度。
2.将露出梳片的毛条,用手轻轻拉去一端,离第一下梳片 5 cm(支数毛)或 8 cm(改良级数毛与土种毛) 处,用纤维夹子夹取纤维,使毛条端部与第一下梳片平齐。然后,将第一梳片放下,用纤维夹子将一根毛条的全 部宽度的纤维紧紧夹住,从下梳片中缓缓拉出,并用梳片从根部开始梳理两次,去除游离纤维,每组夹取三次, 每次夹取长度为 3mm。
3.将梳理后的纤维转移到每二架分析仪时,用左手夹住纤维,防止纤维扩散,并保持纤维平直。纤维夹子钳 口靠近第二梳片,用压叉将毛条压入针内,并缓缓向前拖曳,要使毛束头端与第一梳片的针内侧平齐。在每次拉 取前,要修去游离纤维,使毛束端部平齐。三根毛条继续数次,在第二架分析仪上的毛束宽度在 10 cm 左右,重 量在 2.0~2.5g,停止夹取。
图 12—1 Y131 型梳片式羊毛长度分析仪
1—下梳片 2—下梳片 3—触头 4—预梳片 5—档杆
4.在第二架分析仪上,加上四片上梳片,将分析仪转身,放下梳片,至纤维露出梳片外为止,用纤维夹子夹取各组 纤维,然后分别用扭力天平称重。
5.长度试验以两次算术平均数为其结果.如短毛率两次试验结果差异超过两次平均数的 20%时,要进行第三次 试验,并以三次算术平均数为其结果。
6.在 30 mm 以下的毛纤维中,若有草屑可将草屑取出,然后将拣净的毛纤维称重计算其短毛率。
五、 指标计算
六、 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试样名称、仪器型号、原始数据。
2.计算:加权平均长度、加权主体长度、长度均方差、长度变异系数、主体基数、短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