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臭性
生活中常会碰到的臭味:
纺织品的消臭性整理:
通过将消除异味成份能力较高的物质整理在纤维或面料上,使其具有消臭功能。主要的消臭机理有物理吸附、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
考核方法:
消臭效果可以通过经一定时间后异味成分或异味(人工识别)的减少程度进行评价
2,防花粉性能
消臭效果可以通过经一定时间后异味成分或异味(人工识别)的减少程度进行评价
防花粉整理:
选用高密度面料,用整理剂提高织物表面平滑度使花粉难以附着在织物表面或透过织物。
考核方法:
GB/T 29864-2013 纺织品防花粉性能试验方法气流法
适用于口罩织物及其制品
原理:对织物施加气流吸引作用使花粉透过织物落在滤纸上,根据气流吸引前后滤纸的质量变化计算花粉透过率,以此表征织物的防花粉性能。
3,接触冷暖感测试
(来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东华大学《温和环境下织物接触冷暖感的主客观研究》)
接触冷暖感:
当织物比皮肤温度低时,织物在接触皮肤的瞬间会将热量带走,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当温度降低量超过某一范围时,人体大脑神经会判断信号,有不适感出现,这种现象被众多国内外的学者研究称为接触冷暖感。
织物的接触冷暖感是综合服装款式、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互相作用的结果,当人的手指触摸服装时,由于皮肤和织物直接存在着一定的温度差或者热量差值,会产生一定的热湿交换,导致皮肤表面的温度降低或者升高。
织物的接触冷暖感是织物纤维成分、硬挺度和结构、表面形态等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体现。
考核方法:
目前针对接触冷暖感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基于KES-F7测试的最大瞬态热流量,它是在织物与人体接触瞬间,人体与织物之间传递过程中的最大热流量,据A.M.Schneider研究发现,热流量越大,表明从人体到织物之间的热损失多,织物的冷感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