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原理
为保证粗纱的正常卷绕,在生产实际中,粗纱管的卷绕线速度应赂大于前罗拉输出的线速度,使粗纱在卷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由于张力的存在,在粗纱纺制过程中会有一定伸长率。按纺纱定量要求,粗纱平均伸长率不超过3%。如果粗纱的伸长率及其差异较大,必然恶化纺出细纱的重量个匀率。张力过大,伸长也大,致使粗纱断头增多,粗、细纱的条干恶化。张力过小,致使锭翼顶端至前罗拉的纱条松弛,粗纱易产生飘头现象,断头也会增多。所以,生产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粗纱张力,不能太大或太小,应使伸长及其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粗纱伸长率可用式 e(%)=

×100% 计算。
式中:e——粗纱伸长率, L1——实测粗纱长度;L2——理论粗纱长度。
二、实验目的
学习粗纱伸长率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FA493粗纱机一台;
2、圆筒测长器一台;
3、钢卷尺一只;
4、棉条和粗纱;
5、张力变换齿轮;
6、电子天平。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 将铁炮皮带调至起始位置,调查所用张力变换齿轮齿数。
2.分别在车头、车中、车尾的前后排各生一个头,共六个粗纱,开车纺至2~3层后关车,分别在六只锭冀顶端纱条上用红粉笔作记号,同时在后罗拉轴头与固定托脚处作记号,开车并计数后罗拉转至第50转时关车,再分别在六只锭翼项端同样用红粉笔作记号,开车。两个记号之间的纱段即为后罗捡50转的小纱试样纱长度。采用同样方法作大纱的试样纱长。
3.落纱前作好区别前后排及车头、车中、车尾部分纱管的记号,取下六只纱管。
4.分别在圆筒测长器上实测大、小纱各两个红色记号之间的粗纱长度。即为后罗拉50转时粗纱实测长度。
5.根据后罗拉50转时,按传动图计算出前罗拉曲线速度.即为粗纱的计算长度L2。
五、实验数据记录
后罗拉直径d=28.5mm
牵伸倍数E=5.928
实测粗纱长度L2=26.7m
六、实验报告与思考题
1.计算粗纱的伸长率
理论长度L1=50*后罗拉周长(d)*牵伸倍数(E)=50*3.14*28.5*5.928=26.538m
长度变化ΔL=26.7-26.538=0.162m
则伸长率e=

×100%=0.6%<3%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粗纱伸长率是否符合要求? 若不符合如何调整?
由以上计算知:粗纱伸长率符合要求。
由于粗纱的概率主要是粗纱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和粗纱卷绕速度比前罗拉速度略高引起的,所以调节伸长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调节粗纱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调节粗纱在锭翼顶端和压掌上的包围弧,可以调节纺纱张力和卷绕张力的比值。
②调整粗纱的卷绕速度:由粗纱传动及其卷绕方程可知,通过升降速度、卷绕直径、锥轮皮带起始位置和每次移动距离的调整可以调节粗纱的张力。
仪器介绍:棉条圆筒测长器
【用途】:
【技术参数】:
1.测长轮周长 1000±1mm
2.测长轮宽度 250mm
3.喂入头数 双头或单头
4.压辊直径 ∮62mm
5.压辊重量 4300±50g
6.数字显寸 0~99.9m
7.电源 AC220V 50Hz 20W
8.外形尺寸 610×485×5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