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目前主要采用单向(受力)拉伸,即测试织物试条的经(纵)向强力、纬(横)向强力,或与经纬向呈某一角度的强力。它适用于机械性能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对于容易产生变形的针织物(特别是易卷边的单面针织物)、编织物以及非织造布一般采用顶破试验为宜。
一、试验原理
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二、试验参数选择
1、试样形状
根据织物的品种不同,试样的形状有以下3种形式,见图。
(1)拆边纱法条样:用于一般机织物试样。裁剪的试样宽度应比规定的有效试验宽度宽5mm或lOmm(按织物紧密程度而定),然后通过拆边纱法从试样宽度两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直至试样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会从毛边中脱出。
(2)
剪切法条样:适用于针织物、涂层织物、非织造布和不易拆边纱的机织物试样。
(3)抓样法条样:试样宽度大于夹持宽度。适用于机织物,特别是经过重浆整理的,不易抽边纱的和高密度的织物。
比较3种形态试样的试验结果,拆边法的强力不匀较小,而强力值略低于抓样法。
2、试验参数
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见表。
表 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
试样类型 |
试样尺寸
宽(mm)×长(mm) |
夹持长度/mm |
织物断裂伸长率/% |
拉伸速度/m·min-1 |
条样试样 |
50×250
50×250
50×150 |
200
200
100 |
<8
8~75
>75 |
20
100
100 |
注:拆边纱法条样应先裁剪成6 mm宽或7 mm宽(疏松织物),然后两边抽去等量边纱,使试样的有效宽度为5 mm。
为便于施加张力,试样长度宜放长30~50 mm。
3、预加张力
按以下原则确定预张力:
(1)按试样的单位面积质量来决定,见表。
表 预张力的确定
试样单位面积质量/s·m-2 |
预加张力/N |
一般织物 |
非织造布 |
<200 |
<150 |
2 |
200~500 |
150~500 |
5 |
>500 |
>500 |
10 |
(2)当断裂强力低于20N时,按概率断裂强力的(1±0.25)%确定预加张力。
(3)抓样法的预张力,采用织物试样的自重即可。
(4)当试样在预张力作用下产生的伸长大于2%时,应采用无张力夹持法(即松式夹持)。这对伸长变形较大的针织物和弹力织物更合适。
4、大气条件
试样的调湿、测试的标准大气条件为三级标准大气条件。
三、试验步骤
(1)准备试样。根据织物品种,选择试条形状,按规定的试样尺寸裁剪试样,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经向(纵行)或横向(或横列)。每份样品的经纬向试样至少5块,并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4h。
(2)按规定要求,调整上下夹钳的隔距(夹持长度)、拉伸速度。
(3)夹装试样。先将试样一端夹紧在上夹钳中心位置,然后将试样另一端放入下夹钳中心位置,并在预张力作用下伸直;再紧固下夹钳(或采用松式夹持法)。
四、结果计算
(1)计算试样的经、纬向平均断裂强力(N)。
计算精度:平均值≤10N时,修约至0.1N;10N<平均值<1000N时,修约至
1N;平均值≥1000N时,修约至10N。
(2)计算试样的经、纬向断裂伸长率及其平均值。
预张力夹持试样时:

松式夹持试样时:
式中:ΔL为预张力夹持试样时的断裂伸长(mm);L0为试样夹持长度(mm);
ΔL’松式夹持试样时的断裂伸长(mm);L0’为松式夹持试样达到规定预张力时的长度(mm)。
断裂伸长率平均值的计算精度,按数字修约规则修约。平均值≤8%时,修约至0.2%;8%<平均值<50%时,修约至0.5%,平均值≥50%时,修约至1%。
本试验所用到的仪器:
YG026B电子织物强力仪
用于测定各种材料的机织物、无纺布、塑料薄膜等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性能测定。所有参数自行设定,测试数据准确可靠,采样频率高,标准模块化设计仪器维护及软、硬件升级特别方便。所有数据仪器自动处理特殊测试功能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增添或更换。
适用标准:GB/3923.1.2;GB/3917.2.3;FZ/T01085;ISO13943.1.2;ISO11857;ASTMD2261;ASTMD4964;ASTMD5034;BS3424PT5.6;DIN53858等。
主要技术参数
型 号
|
YG026B
|
量 程
|
500N 1000N 2500N 5000N 10000N
|
精度 分辨率
|
±0.5% 0.1N
|
速度范围
|
10-500 mm/min
|
伸长分辨率
|
0.1 mm
|
外形尺寸
|
560×600×1408mm(L×W×H)
|
电 源
|
AC220V
|
重 量
|
200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