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熟悉Y331A型纱线捻度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实测单纱的捻度、捻系数、捻度变异系数和股线的捻度及捻缩率。参阅GB 2543.1和GB 2543.2
二、实验仪器、工具及试样 Y331A型数字式纱线捻度仪(结构示意如图1),挑针,剪刀,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图1 Y331A型纱线捻度仪外形结构图
1―插纱架 2―导纱钩 3―定长标尺 4―辅助夹 5―衬板 6―张力砝码 7―伸长限位 8―弧标尺 9―摆片指针 10―左纱夹 11―解捻纱夹 12―控制箱 13―电源开关 14―水平泡 15-调零装置 16-锁紧螺钉 17-定位片 18-重锤盘
三、实验方法、步骤
(一)退捻加捻法测单纱捻度
1.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正常(仪器水平,指针灵活等)
2.试样长度调整:隔距长度为(500±1)mm。
3.选择预加张力:预加张力为(0.50±0.10)cN/tex。
4.允许伸长的确定:将试样夹持在夹钳中,并将指针置零位。以每分钟800转或更慢的速度转动夹钳,直到纱线中纤维产生明显滑移。读取在断裂瞬间的伸长值,精确到±1mm,如果纱线没有断裂,读取反向再加捻前的最大伸长值。按照上述方法进行5次试验,计算平均值。取上述伸长值的25%作为允许伸长的限位位置。
5.捻向的确定:握持纱线的一端,并使其一小段(至少100mm)呈悬垂状态,观察此垂直纱段的构成部分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的中间部分一致的为S捻,与字母“Z”的中间部分一致的为Z捻。
6. 调节转速调节钮使转速为(1000±200)r/min。
7.按照仪器说明书预置“试验方法”,“试样长度”,“次数”,“捻向”,“纱线细度tex”后按“试验”键进入测试状态。
8. 将试样插入纱架,调节其倾斜度,使纱经导纱钩顺利引出。穿过导纱钩,右手轻轻引纱,弃去试样始端数米,将纱线夹入左夹头后,打开左夹头定位手柄,并将纱线移至右夹头,打开右夹头夹持片,使纱线进入定位槽内并拉动纱线使左夹头指针指零后发光管亮,松开夹持片,将纱线夹紧。剪断露在右纱夹外的纱尾。
9. 按下“启动”键,右夹头旋转开始解捻,至左夹头指针指零时自停,此时显示屏显示的是本次捻度(捻回/10cm)及捻回数。
10.重复8、9直至本次试验结束(达到预置次数)。按“打印”键,打印测试报表。
(二)直接退捻法测股线捻度
1.同单纱试验的1~6步。
2.类似单纱第7步,将试验方法设为“直接退捻法F0”,并设置“预置捻回数”,其他相同。
3.把伸长限位放开,按下“试验”键,打印机打出设置参数,仪器进入试验程序。
4.参照单纱试验装夹试样。
5.按下“启动”键,右夹头旋转开始解捻,至预置捻数时自停,观察解捻情况,再按“+”或“-”键,或用手动旋钮直至完全解捻,使用跳针从左向右分离观察。此时显示屏显示的就是该段股线的捻回数。
6.重复以上4、5步操作进行下一次试验,直至达到预置次数。
7.按“打印”键,打印报表。打印内容主要为:(1)平均捻度(捻回/10cm) (2)平均捻系数 (3)试验次数 (4)均方差 (5)平均差不匀率(%) (6)变异系数CV(%)。
四、实验报告内容 记录:温湿度,试样名称与规格,仪器型号,仪器工作参数,各指标值。
【特点】
1.特点: 采用人机对话、并显示最终结果,液晶显示、使操作简单化。
2.零位调节方便,且具有数据保存功能。采用单片机控制,确保动作精确性。
3.控制部分:采用大功率三极管,避免由于继电器吸合而造成干扰,增强该机的稳定性。
4.在操作过程中,可随时查询测试数据。
5.功能齐全(直接计数法、退加捻A法、退加捻B法、三次退捻加捻法),符合GB、ISO等标准。
【适用标准】
GB/T2543.1-2001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
GB/T 2543.2-200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2部分:退捻加捻法
FZ/T10001-2016气流纱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ISO2061; ASTM D1422,1423;JIS L1095等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1、测试方法:直接计数、退捻加捻(一次、二次、三次)
2、测试长度:25、50、100、250、500mm
3、转速:750r/min、1500r/min及点动速度(可调)
4、外形尺寸:900×200×220mm(长×宽×高)
【仪器配置】
1 主机一台
2 砝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