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纤维切片制作流程: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学习纤维的纵向制片,用Y172型哈氏切片器制作纤维断面,了解普通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用具
生物显微镜,Y172型哈氏切片器,刀片,火棉胶,甘油,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
三、试样 纤维若干
四、实验方法与程序
(一) 纤维纵向制片 取试样一束,以手扯法整理平直,用右手拇指与食指夹取纤维约20~30根,按在载玻片上,用左手覆上盖玻片,这样使夹取的纤维平直地按在载玻片上。然后,在盖玻片的两端涂上胶水,使盖玻片粘着并增加视野的清晰度。
(二) 纤维断面切片制作 哈氏切片器结构如图3—1所示,它主要有两块金属底板,左底板上有凸舌,右底板上有凹槽,两块底板啮合时,凸舌和凹槽之间留有一定大小的空隙,试样就放在空隙中。空隙的正上方,有与空隙大小相一致的小推杆,用精密螺丝控制推杆的位置。切片时,转动精密螺丝,推杆将纤维从底板的另一面推出,推出的距离(即切片的厚度)由精密螺丝控制。
用哈氏切片器制作纤维断面切片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1.取哈氏切片器,旋松定位螺丝,并取去定位销,将螺座转到与右底板成垂直的定位(或取下),将左底板从右底板上抽出。
2.取一束试样纤维,用手扯法整理平直,把一定量的纤维放入左底板的凹槽中,将右底板插入,压紧纤维,放入的纤维数量以轻拉纤维束时稍有移动为宜。
3.用锋利的切片切去露在底板正、反两面外边的纤维。
4.转动螺座恢复到原来位置,用定位销加以固定,然后旋紧定位螺丝。此时,精密螺丝下端的推杆应对放入凹槽中的纤维束的上方。
5.旋转精密螺丝,使纤维束稍稍伸出金属底板表面,然后在露出的纤维束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火棉胶。
6.待火棉胶凝固后,用锋利刀片沿金属底板表面切下第一片切片。在切片时,刀片应尽可能平靠金属底板(即刀片和金属底板间夹角要小),并保持两者间夹角不变。由于第一片切片厚度无法控制,一般舍去不用。从第二片开始作正式试样切片,切片厚度可由精密螺丝控制(大概旋转精密螺丝刻度上的一格左右)。用精密螺丝推出试样,涂上火棉胶,进行火棉胶,进行切片,选择好的切片作为正式试样。
7.把切片放在滴有甘油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载玻片左角上贴上试样名称标记,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注1 切片制作时,羊毛切取较为方便,细的其他纤维切取较为困难,因此,可反其他纤维包在羊毛纤维内进行切片,这样容易得到好的切片。
注2 制作切片时,原则上纤维厚度应小于或等于横向尺寸(纤维直径或宽度),以免纤维倒伏,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纤维纵向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