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常州市中纤检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服务热线

13656116766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长江路116号

联系人:戚经理

手机:13656116766

电话:0519-83273576

公司网址: www.czzyfw.com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纱线捻度测试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28 12:54

纱线捻度测试 
  1 概述   短纤维为了纺制成纱需要加捻,长丝为了便于加工或提高紧密度也需要加捻,捻度对纱线的结构、物理性能、织物的风格及成衣的服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它是评定产品等级的主要依据。纱线捻度的测试方法有:直接计数法、退捻加捻法。其中退捻加捻法又分为:退捻加捻A法、退捻加捻B法、三次退捻加捻法。直接计数法适用于短纤维单纱、有捻复丝、股线、缆线;退捻加捻法适用于棉、毛、丝、麻及其混纺纤维的单纱。
   2 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纱线捻度的测试,了解纱线捻度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取样要求,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
   3 采用标准   3.1 采用标准:GB/T 2543.1、ISO 2061《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 2543.2、ISO/DIS 17202《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二部分:退捻加捻法》、GB/T 14345《合成纤维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3.2 相关标准:FZ/T 10001《气流纱捻度的测定 退捻加捻法》等方法标准及其涵盖的产品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国外相关的ASTM D 1422、D 1423、AS 2001.1.2.14、BS 2085、JIS L 1095、CAN/CGSB-4.2N0.8、BISFA等标准。  
     4 仪器与用具
     4.1 Y331A型电子式纱线捻度仪(如图1所示)。
Y331A纱线捻度仪
【用途】
Y331A型电子式纱线捻度仪用于各种棉、毛、丝、化纤等纱线及粗纱及股线的捻度的测定。
 
【特点】
1.特点: 采用人机对话、并显示最终结果,液晶显示、使操作简单化。
2.零位调节方便,且具有数据保存功能。采用单片机控制,确保动作精确性。
3.控制部分:采用大功率三极管,避免由于继电器吸合而造成干扰,增强该机的稳定性。
4.在操作过程中,可随时查询测试数据。
5.功能齐全(直接计数法、退加捻A法、退加捻B法、三次退捻加捻法),符合GB、ISO等标准。
 
【适用标准】
GB/T2543.1-2001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
GB/T 2543.2-200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2部分:退捻加捻法
FZ/T10001-2016气流纱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ISO2061; ASTM D1422,1423;JIS L1095等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1、测试方法:直接计数、退捻加捻(一次、二次、三次)
2、测试长度:25、50、100、250、500mm
3、转速:750r/min、1500r/min及点动速度(可调)
4、外形尺寸:900×200×220mm(长×宽×高)
 
【仪器配置】
1 主机一台
2 砝码一套
 
  4.2 分析针。
   5 原理   5.1 直接计数法是指在规定的张力下,夹住一定长度试样的两端,旋转试样一端,退去试样的捻度,直至试样构成单元平行时测得捻回数的方法。退去的捻数即为该长度纱线试样的捻回数。
 
 纱线捻度测试 
  1 概述   短纤维为了纺制成纱需要加捻,长丝为了便于加工或提高紧密度也需要加捻,捻度对纱线的结构、物理性能、织物的风格及成衣的服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它是评定产品等级的主要依据。纱线捻度的测试方法有:直接计数法、退捻加捻法。其中退捻加捻法又分为:退捻加捻A法、退捻加捻B法、三次退捻加捻法。直接计数法适用于短纤维单纱、有捻复丝、股线、缆线;退捻加捻法适用于棉、毛、丝、麻及其混纺纤维的单纱。
   2 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纱线捻度的测试,了解纱线捻度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取样要求,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
   3 采用标准   3.1 采用标准:GB/T 2543.1、ISO 2061《纺织品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 2543.2、ISO/DIS 17202《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二部分:退捻加捻法》、GB/T 14345《合成纤维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3.2 相关标准:FZ/T 10001《气流纱捻度的测定 退捻加捻法》等方法标准及其涵盖的产品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国外相关的ASTM D 1422、D 1423、AS 2001.1.2.14、BS 2085、JIS L 1095、CAN/CGSB-4.2N0.8、BISFA等标准。  
     4 仪器与用具
   4.1 Y331LN型纱线捻度仪(如图1所示)。
   4.2 分析针。
   5 原理   5.1 直接计数法是指在规定的张力下,夹住一定长度试样的两端,旋转试样一端,退去试样的捻度,直至试样构成单元平行时测得捻回数的方法。退去的捻数即为该长度纱线试样的捻回数。
   5.2 退捻加捻法是测定捻度的间接方法。退捻加捻A法是在一定张力下,用夹持器夹住已知长度被测试样纱线的两端,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试样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捻回数的50%即为该长度下的纱线捻回数;退捻加捻B法是在第一个试样按A法测试的基础上,第二个试样按第一个试样测得的捻回数的1/4进行退捻,然后加捻至初始长度,以避免因预加张力及意外牵伸而引起的测量误差。三次退捻加捻法一般适用于气流纺纱的产品。  
检测原理框图见图2. 
  6 取样   根据产品标准或协议的有关规定抽取样品,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没有规定的按表1规定抽取。
   表1 批量样品取样 
  一批或一次装载货物的箱数 ≤3    4~10   11~30   31~74   ≥75 
             随机抽取的最少箱数        1        2            3             4         5 
    7 环境及修正   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某些材料试样长度的变化,从而对捻度有间接影响。因此调湿及测试用大气应符合GB 6529的规定。
   8 试样
   8.1 应以实际能做到的最小牵引力力从卷装的尾端或侧面取出试样。为了避免不良纱段,舍弃卷装的始端和尾端各数米长。
   8.2 如果从同一个卷装中取样超过1个试样,各试样之间则至少要有1m以上的间隔,如果从同一个卷装中取样超过2个试样,则应分组取样,每组不应超过5个试样,各组之间有数米间隔。
   9 程序与操作 
  9.1 直接计数法(以股线为例)
   9.1.1 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显示信息参数。
   9.1.2 速度调整:在复位状态下,按“测速”键,电机带动右夹持器转动,显示器显示每分钟转速,调整调速钮Ⅰ使之以(1000±200)r/min的速度旋转,按“复位”键返回复位状态。 
  9.1.3 参数设定 
  9.1.3.1 设定测试隔距(设定完毕后应检查它与实际测试长度是否相符)
   9.1.3.1.1 短纤维单纱隔距设定   测试隔距应尽量长,但应小于纱线中短纤维的平均长度,通常测试隔距见表2。
   表2 短纤维单纱测试隔距
    测试隔距(mm) 10或25    25或50      25或50     100及250 
          材料类别                    棉纱    精梳毛纱   粗梳毛纱   韧皮纤维 
     9.1.3.1.2 复丝、股线及缆线隔距   当名义捻度≥1250捻/m时,隔距(250±0.5)mm;当名义捻度<1250捻/m时,隔距(500±0.5)mm。   9.1.3.2 设定预置捻回数:可以以设计捻度为依据来设置捻回数。
   9.1.3.3 根据测试需要输入测试次数、线密度、试验方法(直接计数法:F0)。
   9.1.4 进入测试 
  9.1.4.1 按试验键进入测试,在仪器的张力机构上按(0.5±0.1)cN/tex添加张力砝码。
   9.1.4.2 引纱操作:弃去试样始端纱线数米,在不使试样受到意外伸长和退捻的情况下,压启左夹持器上的钳口,将试样从左夹持器钳口穿过,引至右夹持器,夹紧左夹持器,按启右夹持器钳口,使纱线进入定位槽内,牵引纱线使左夹持器上的指针对准伸长标尺的零位,直至零位指示灯亮起,然后锁紧右夹持器钳口,将纱线夹紧,最后将纱线引导至割纱刀,轻拉纱线切断多余纱线。
   9.1.4.3 按下“启动”键,右夹持器旋转开始解捻,至预置捻数时自动停止,观察试样解捻情况,如未解完捻,再按“+”或“-”键(如速度过快可用调速旋钮Ⅱ调速)点动,或用手旋转右夹持器(把分析针插入左夹持器处的试样中,使针平移到右夹持器处)直至完全解捻。此时显示器显示的是捻回数,按“处理”键后,显示完成次数、捻度和捻系数,重复9.1.4.2~9.1.4.3操作进行下一次测试,直至结束,按打印键打印统计结果。
   9.2 退捻加捻法(以单纱为例)
   9.2.1 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显示信息参数。
   9.2.2 速度调整同9.1.2。
   9.2.3 预备程序--确定允许伸长的限位位置   设置隔距长度(500±1)mm,按(0.5±0.1)cN/tex的要求调整预加张力砝码,张力作用在两端夹持器夹持的试样上,同时调节试样长度,使指针指示在零位。然后右夹持器以800r/min或更慢的速度转动开始退捻,直到纱线中的纤维产生明显滑移,这时读取在断裂瞬间的伸长值,如果纱线没有断裂,则应读取反向再加捻前的最大伸长值,结果精确到1mm。按上述方式进行5次测试后,计算平均值,最后以平均值的1/4作为允许伸长的限位位置。
   9.2.4 确定预加张力
   9.2.4.1 精纺毛纱的预加张力是由捻系数决定的(如表3);其它纱线的预加张力为(0.5±0.1)cN/tex,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所测捻度比纺纱机所施加的捻度高或低,建议多做一些预备试验。
表3 精纺毛纱捻系数与预加张力的关系
   捻系数                         <80       80~150      >150 
     预加张力(cN/tex) 0.1±0.02  0.25±0.05   0.5±0.05 
    9.2.4.2 合成纤维长丝的预加张力如表4所示。   表4 合成纤维长丝的预加张力
   长丝品种                        牵引丝          变形丝        高弹变形丝 
     预加张力(cN/tex) 0.050±0.005   0.10±0.01     0.20±0.02 
    9.2.5 参数设定
   9.2.5.1 设置隔距长度为(500±1)mm,并检查和实际测试长度是否相符。
   9.2.5.2 根据测试需要输入测试次数、线密度、测试方法(退捻加捻A法:F1;退捻加捻B法:F2)、捻向。
   9.2.5.3 根据9.2.3确定伸长限位,根据9.2.4施加纱线张力砝码。
   9.2.6 引纱操作:同9.1.4.2。
   9.2.7 开始测试 
  9.2.7.1 方法A—一次法   按“启动”键,右夹持器旋转开始解捻,解捻停止后再反向加捻,直到左夹持器指针返回零位,仪器自动停止,零位指示灯亮起,仪器显示完成次数、捻回数/m、捻回数/10cm、捻系数。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达到设置次数。按“打印”键,打印统计值。
   9.2.7.2 方法B—二次法   取试样设计捻度的1/4,或者用方法A测得捻回数的1/4为依据设置捻回数。执行完方法A的全部程序后不要把计数器置零。取第二个试样并按照上述要求将其固定在夹持器之间,按“启动”键,右夹持器旋转开始解捻,当退掉上述设置的捻回数时,电机反向加捻至零位指示灯亮,电机自动停止,并显示完成次数、捻回数/m、捻回数/10cm、捻系数。重复以上双试样操作,直至达到设置次数做完测试。按“打印”键,打印统计值。
   9.3 三次退捻加捻法   参数设定及操作同方法A。(区别:设定方法F3,将一根纱线经过三次退捻加捻)。
   10 结果计算
   10.1 试样捻度计算公式:   (27—1)   式中: —试样捻度,捻/m;   —试样初始长度,mm;   —试样捻回数。
   10.2 试样平均捻度计算公式:   (27—2)   式中: —试样平均捻度;   —全部试样捻度的总和;   —试样数量。
   10.3 捻系数计算公式:   (27—3)   式中: —捻系数;   —捻度,捻/m;   —纱线线密度,tex。
   11 测试报告
   11.1 记录:仪器型号、隔距长度、温度、相对湿度、线密度等测试参数,试样名称、数量、规格、捻向、捻系数等列表打印。   图27-2纱线的捻向 
     11.2 结果:平均捻度/m、平均捻系数/m、平均捻系数/cm、平均值以下平均捻度/m、平均值以下平均捻系数/m、平均值以下次数、均方差、平均差不匀率、变异系数(CV%)等等。12 相关知识 
  12.1按以下描述确定试样捻向:先使纱线成悬垂状,然后确定悬垂部分纤维的倾斜方向,字母“S”中间段一致的为S捻,与字母“Z”中间段一致的为Z捻(图3示)。  
    12.2 织物取样 
  12.2.1 机织物取经纱试样应取自不同根纱线,因为不同根纱线代表不同卷装。纬纱试样应从整个实验室样品中随机取得,以获得尽量具有代表性数据;如果试样从长度2m的条样中取得,通常可认为取自不同的纬纱管。
   12.2.2 多路喂入型纬编针织物,从部分实验室样品的连续线圈横列中取得试样;单路纬编针织物或喂入类型不明者,从全部样品中随机抽取。
   12.2.2 经编针织物,在多数情况下拆下必需长度的试样是不可能的,通常不适用退捻加捻法。
   12.3 捻系数可比较同一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即捻系数相同而线密度不同的同品种纱线,具有相同的捻回角。有特数制捻系数、公制捻系数和英制捻系数三种。它们的计算式如下:
 
  特数制捻系数 (27-4)   公制捻系数 (27-5)    英制捻系数 (27-6)    在公定回潮率相同条件下三者可相互换算:   (27-7)   (27-8)   (27-9)   以上各式中: ——各种捻系数;   ——纱线特数;   ——各种支数;   ——各种捻度。
   12.4 传统捻度测试曾在广泛国际、国家标准中记载并应用多年,其参数设定、试验步骤如上所述,允许伸长和预加张力等要素如表27—4所示:
   表27—4 各类单纱测定参数 
类别                   试验长度(mm) 预加张力(cN/tex) 测试次数 
棉、毛、麻股线  250                       0.25                          30 
缆线                    500                      0.25                           30 
绢纺丝、长丝线  500                       0.50                          30 

随机文章
相关产品

网站首页|公司概况|新闻中心|产品展示|售后服务|客户案例|人才招聘|在线留言|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0-2020 常州市中纤检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TEL)
  • 13656116766
  • 点击在线反馈
  • 微信扫一扫
  • 中纤仪器微信号